当前位置:首页 >  综合要闻  > 正文

环球即时:仅播2集,好评不断,收视直逼第一,不愧是盼了大半年的年代大剧

时间:2023-06-18 16:58:54     来源:腾讯娱乐

在国产剧,收视和口碑最好的剧,无疑是——年代剧。

纵观这些年的年代剧,在取材和视角上,都别树一帜。


(资料图)

故事往往都是以小见大,展现了一个时代的磅礴变迁。

《人世间》用周家一家人的经历,展现了50年的蜿蜒曲折中祖国的万象更新和老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。

《许你万家灯火》讲述了核工业人以非凡的志气、骨气、底气,为实现强国梦而努力奋斗的故事。

不知道,大家有没有发现,年代剧的厚重就是体现在它的故事与历史和生活息息相关。

既有时代特征,又有个体关怀。

最近,又一部年代大剧悄然空降,

首播2集,处处透露着“硬核”的气息,赢得了观众一片好评。

“真的太好看了”、“老武汉人一看就找回了儿时的记忆”、“终于有一部让我熬夜追的年代大剧”.......

虽然工业题材并不讨喜,但是凭借着接地气的剧情,以及过硬的演技,收视率节节攀升。

在我看来,《淬火丹心》妥妥的有“剧王”的潜质。

一部剧要好看,最重要就是开篇。

《淬火丹心》只用了两个细节,就成功吸引了很多观众的目光。

其一是剧名,“淬火”代表着练钢的一种技艺,而丹心则是代表着炼钢人内心的一颗赤诚之心。

其二是故事取材现实,《淬火丹心》以武钢为原型,讲述了一群普通人为了炼钢事业艰苦奋斗的故事。

有了这两点作为支撑,故事开篇的戏剧性冲突明显。

上世纪80年代中期,刚刚成立的江钢,从一穷二白开始起步。

虽然说中国人从不怕困难,但是关键技术被卡脖子,一时之间也毫无办法。

所以,一旦机器发生故障,江钢的领导只能卑躬屈膝,在厂门口迎接国外的技术专家的到来。

可是,专家一来到,就给在场所有人来一场警告,言语中充满了不屑。

没办法只能忍,谁叫人家懂技术呢?

紧接着,专家到工厂内,修理机器的期间,不准江钢的人进去。

有一位领导很不理解:“我们花钱买了设备,为什么修理的时候不让看。”

对方理直气壮地表示抗议,说是协议里已经有过相关规定。

其实道理很简单,如果我们的工人会了,以后谁还会花大价钱把他们请来修。

甚至技术被掌握后,设备都不买了。

更让人生气的是,专家在修完机器后,当着所有江钢的人,说出了所谓的日落曲线:

“我们在的时候,设备性能达到顶点,当我们不在,设备没过几年就会变成废铁。”

言外之意,没有我们,你们什么事情都做不成。

听了这句话,江钢有一位年轻员工的代表坐不住了,直接怼了回去:

总有一天,我会让你求着买我们的设备。

事后,江钢的领导正式决定自主研发设备,培养自己的高水准技术人才。

具体怎么做?

请各位观众继续往后看。

在炼钢事业的初期,《淬火丹心》以各种卡脖子难题为导向,展现了当年最为真实的一面。

整个故事,叙事节奏明快,矛盾冲突扣人心弦。

从里到外,不管是角色,还是故事,都在为真实服务。

而整部剧的悬念,也就此埋下。

面对一道又一道难题,一代又一代的炼钢人前赴后继,开创了一个雄伟的事业。

作为观众,七哥我对于《淬火丹心》这部剧的感受,那就是——真实。

为什么这么说?

我的爷爷奶奶,外婆外公都是武钢的老员工,从年轻的时候入厂,一直干到了退休。

时至今日,还住在武钢分的宿舍。

而且那熟悉的红房子,仿佛历历在目。

我爸妈,还有我都是在红房子里长大的,那个时候街坊邻居如同亲戚般,不知道有多么快乐。

虽然日子是苦了点,但是那种纯粹的幸福,就算是现在每天大鱼大肉,也不曾拥有。

在剧中,人物的服装造型,也符合那个年代。

对于酷爱美食的观众,剧中还能看到武汉的特色菜,比如藕汤、腊肉炒菜苔,都能引发老武汉人的共鸣。

在我看来,《淬火丹心》的朴素外表下,其实藏着一颗“火热”的心。

看了4集后,整部剧有两大看点值得关注。

第一个,是剧集对人物的塑造,朴实且接地气。

任何一部剧,不管故事多么宏大,最终还是要落到人的身上。

该剧并没有一味拍出人物的“高伟真”,而是还原角色最真实的模样,让每一个角色充满温度,呈现出立体且生动的形象。

第二个,是对故事做了细节处理。

导演向勇从小就在武钢长大,我爷爷奶奶对这个孩子有点印象。

从单位门口的景象,到人物的着装,再到工厂的布置,简直就是武钢的还原,完全经得起推敲。

总的来说,《淬火丹心》回归了年代剧的初心,用“真实”打动观众。

这部剧给人的最大感受,就是每一份成就的背后,都离不开艰苦奋斗。

为了祖国,为了人民,为了毕生的事业,老一辈的人付出了那么多,只为了让我们后辈乘凉。

标签:

推荐文章